华声在线6月28日讯(记者 刘玉锋 通讯员 李叶 谢颖)今天下午,由湖南博物院携手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叶锦添,以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建毛共同打造的“对视——湖湘文化与叶锦添新东方美学的时空重构”展览开幕活动在湖南博物院一楼艺术大厅举行。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叶锦添、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建毛、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泰祥洲等百余位嘉宾出席,共同见证这场古代文物精粹与当代艺术交融的文化盛宴。
本次展览以“对视”为切入点,以创新性“大电影场景”创作手法,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,将160余件承载湖湘文明基因密码的珍贵文物,与叶锦添120余件诠释“新东方主义”美学的当代艺术作品及影视服装和道具并置融合,展开一场湖湘文化与叶锦添新东方主义美学的跨时空对话。
多件重量级珍贵文物将精彩亮相,如中国现存最早的帛画——人物御龙帛画、人物龙凤帛画,更有凤鸟与茱萸共祥瑞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绛紫色“长寿绣”丝绵袍则是修复后的首展……遵循叶锦添的意境构想,展览空间以水、火、土三种元素构建象征体系,打造不受时间规则限制的“镜界”,串联混沌无明、灵目对视、独幽神出、竹乐神入、魂系永生、存而有我、存而无我、暮鼓神鸣、皇权博弈、人空对视十个章节,构筑一条探寻灵性与“神话”的时空隧道。
作为一名湖湘文化的研究学者,李建毛从文物学的视角,在展览语境下对文物进行“场域化”再阐释和“深描”。在这里,古代文物所凝结的智慧、情感,与当代艺术对“解构与建构”“原初之境”“精神DNA”的追问交织碰撞,进而生动诠释出湖湘文化的精神传承与东方美学的当代生命力。
展览以开放式场景为画布,铺陈出一个充满无限解读可能的沉浸式文化场域。比如,以战国人物御龙帛画、马王堆“长寿绣”丝绵袍等文物为核心,通过数字投影技术还原楚汉先民对宇宙秩序的浪漫想象,引导观众透过夯土墙缝隙窥见麒麟雕塑的雏形,感受文明起源的神秘张力;以“原欲”铜雕与《入魅?湘君楚韵》互动戏剧为引,通过水元素象征的灵魂延续、火元素隐喻的生死哲学,引导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解构神话思维,探寻灵与物的平衡,并在精神自由的探索中,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与意义。
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,并配套推出探展直播、学术对谈、沉浸剧场等多项活动。
责编:唐卓婧
一审:唐卓婧
二审:刘思佳
三审:谭登
来源:华声在线